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惠及西藏農牧民
作為一名基層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信息員,西聲寶歌林服務站藏拉薩市達孜縣邦堆鄉葉巴村的元旦次旺每天的工作就是幫助農牧民獲取畜牧養殖等方面的信息。
“通過信息服務站,我們可以知道拉薩各大菜市場哪些蔬菜供不應求,我們可以學習怎樣把牛養得更好,我們還能及時了解哪裡在招聘……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元旦次旺說。
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3000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覆蓋57%的行政區,惠及百萬農牧人口。
西藏自治區農牧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目前已覆蓋約62%的農牧人口,超過150萬農牧人口受益。
西藏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徐飛介紹,2011年起,西藏開始推進“西藏自治區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在各站點配備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實現互聯網接入,並選拔、培訓農村信息服務員。目前,西藏聲寶服務站已培訓並建立了規模達3000人的農村信息員隊伍,搭建了西藏自治區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開通了藏語語音服務熱線,實現了站點、信息歌林服務站員與平台互聯互通。
信息服務平台旨在通過多種服務通道,預先、主動地將農牧業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市場交易、氣候預警等信息精准推送給農牧民和農牧業龍頭企業、農牧業生產基地等,助推農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
6個社區建起志願助殘陽光服務站
11月24日,城區北大街街道濱河西社區、下站歌林服務站街道太上街社區,礦區段南溝社區、平潭街道大院社區,開發區居馨社區、宏苑社區等6個社區分別建立了志願助殘陽光服務站,實現了志願助殘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志願助殘陽光服務站由團市委、市殘聯、陽泉日報社指導建立,以“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無聲寶服務站私奉獻”為原則,秉承“人人可為、事事可為、處處可為、時時可為”的理念開展服務活動。今後,6個服務站將依托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愛之翼服務隊、陽泉日報社笑臉智慧社區項目部聲寶歌林服務站以及各自所在社區,整合社會各界資源,通過“一對一”“多對一”的方式,為社區內的殘疾人提供理發、法律咨詢、心理輔導、家政、代購、醫療保健等全方位精准的個性化志願服務。
據了解,在社區建立的志願助殘陽光服務站是我市助殘志願服務工作的重要載體。在現有6個服務站的基礎上,我市將陸續引導其它社區建立志願助殘陽光服務站,帶動更多社會資源、服務團隊和個人參與志願助殘活動,逐步實現“鄰裡守望——讓志願服務走進每個殘疾人家庭”的目標。
宜信首批農村金融服務站落地齊齊哈爾
近日,首批20家“宜信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落戶黑龍江省齊齊哈聲寶服務站爾市甘南縣的各個鄉村,這也是宜信農村互聯網歌林服務站金融谷雨戰略——未來建立1000個服務網點的落地項目之一。
近10年來,農村金融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村金融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因為網點成本較高、農村居住密度低、金融密度量不夠等原因,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意在農村開設網點。同時,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金融服務落後,大多數鄉村別說ATM機,連最基本的存貸款的網點也沒聲寶歌林服務站有,農民存錢取錢彙款,大多還要專程去大一點的鄉鎮甚至是縣城。
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提出的縮短農村經濟發展“最後一公裡”,將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列為國家金融宏觀戰略的一部分。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連續第12年聚焦“三農”——“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業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業必須美。”《意見》進一步指出,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
為響應中央一號文件鎖強調農村金融部門、金融機構的要主動適應農村的實際、農業的特點和農民的需求,創新金融服務,改革金融體制的要求。而已在廣大農村地區深耕5年的宜信推出第二個五年計劃——“農村互聯網金融谷雨戰略”:宜信將打造並開放農村金融雲平台,通過農村金融服務生態圈,開放宜信小微企業和農戶征信能力、風控能力、客戶畫像等能力,實現“為農村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和“促進農村地區消費金融發展”的兩大目標。
創新金融方式服務農村,不僅要“深”,還要“廣”。宜信自2010年根據農村市場的現狀和需求,運用創新模式,自建“農商貸”服務網點以來,已覆蓋了8個省的十幾個城市的72個區縣。未來5年,宜信將繼續加大在農村服務網點的建設,宜信首席戰略官陳歡便指出:“即便深耕5年,但對於廣大農村地區而言,這還是杯水車薪,農村金融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但種種原因制約了農村金融的發展,所以一方面要自己建設網點,但僅僅靠自己遠遠不夠。”為此,宜信嘗試另外一種模式,通過與三農客戶的最廣泛接觸點(如村鎮小賣店、農資站、小餐館、加油站、村委會等)合作,建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建立標准化服務櫃台,使當地農民能便捷的享受到信貸咨詢、農村金融知識培訓,並為他們提供愛社員管理軟件,發展業務。同時,宜信普惠金融服務不僅僅是借貸服務,在未來,服務站還將提供線上生活繳費、多方保險咨詢、融資租賃等創新服務。
掛歷在我國的發展
中國掛歷(月歷)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新工商日誌中國成立後,隨著彩色印刷技術的發展,掛歷也得到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出版社、人民中國出版社等新聞出版單位大都把“掛歷”當成一種對外宣傳品,年曆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畫面內容有建設成就攝影、祖國風光、古代山水畫和電影劇照等,對外贈送,對內很少發行,當時對內發行的是年畫。
掛歷的出現給年歷注入“新鮮血液”。我國繪畫的三大畫科(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也成為掛歷題材的主體。如《中國歷代花鳥畫選》、《歷代仕女》、《故宮藏古代山水畫選》等。以《中國歷代花鳥畫選》為例,選有南宋李迪的《雪樹寒禽圖》、明代院體派花鳥大家呂紀的《雪柳雙鳧圖》、清代“海上畫派”代表人物任頤的《鳳凰圖》等,工筆、寫意、墨筆等花鳥技法彙於一軸。
從我國古代到近代的畫壇流派的專輯也是掛歷題材的另一看點,如“明四家”、“清六家”的《明清畫林擢秀》、“吳門四家”的《吳門畫萃》、“揚州畫派”的《揚州八怪畫選》等;現當代著名畫家的力作及有“文革”色彩的掛歷更是亮點,比如林風眠的《舞》、錢松 的《太湖三春》、劉旦宅的《蘇軾》、《赤腳醫生好》中的《涼山新貌》。名家們的精湛筆墨、農民曆印刷精美的印刷效果,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高雅的藝術享受和雋永的趣味。題材上乘的掛歷也成為美術愛好者們的絕佳摹本。
掛歷的收藏價值
訣竅一:時間上越早越好
掛歷收農民曆印刷藏講年份,也許掛歷的印制量當時很大,但留存下來的卻有限,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其存世量也更加稀少,所以出版時間較早的掛歷是最好的。
訣竅二:選擇熱門題材
領袖人物、文學名著及名家書畫類掛歷都是市場偏愛的品種,升值潛力大,在交易時也很容易變現。
印制精美、品相完整對於掛歷收藏價值也有很大影響。藏家在選購掛歷時,要仔細觀察品相,有折痕、污損、破損或塗抹的掛歷應該拋棄,有瑕疵的掛歷,購買時價格可能便宜幾元錢,不年曆過一旦升值,差價就會很工商日誌大。
此外,還要注意掛歷的紙張,有貴金屬的鑲裱的紙是首選,而且有的掛歷內含有宣紙護膜,在使用完畢後可用其裝裱掛歷精美的字畫作品,以防破損,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都能提高掛歷的收藏價值。
掛歷市場“主旋律”掛歷挑大梁
在北京的一些商品批發市場,上百種風格年曆樣式的2007年掛歷開始上市銷售,"八榮八恥"、"誠信格言"等主旋律掛歷,約占了掛歷內容中的三四成左右。銷售人員介紹,"主旋律"掛歷單位訂戶特別多,銷量也非常不錯。此外,隨著今年電視選秀節目的火爆,一些平民人氣選手也開始登上明年掛歷。
《論語》格言搬上掛歷
在沙子口一家文具批發城的掛歷批發攤位上,反映"八榮八恥"內容的掛歷被擺在了醒目的展示位置。掛歷的內容多用照片或者圖畫講故事的形式反映"八榮八恥"。據了解,這些掛歷並非有硬性的制作要求,都是廠家自己選的內容。"賣得好著呢",掛歷銷售人員介紹,因為既有掛歷的功能又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這樣的主旋律掛歷被許多單位訂購,還有一些街道居委會專門買來贈送給居民。
除了"八榮八恥"題材掛歷外,反映誠信題材的掛歷也占據了不少市場,一眼望去,封面上大大的"誠"字連成一片。在一本《論語》格言掛歷上,"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論語中講述誠信的格言顯得非常醒目。攤主介紹,現在講誠信時髦,許多單位都用掛歷內容教育職工,一些父母也願意用主流掛歷內容對孩子進行教育。
熱播節目選手秀掛歷
今年各種電視選秀節目也是掛歷新鮮題材之一,"好男兒"、"我型我秀"、"超女"這些今年熱播的節目中的人氣選手都上了掛歷。其中在一本"好農民曆印刷男兒"題材掛歷上,人氣非常高的選手宋曉波、馬天宇都以比賽中的造型出現在了掛歷上。
掛歷收藏漸成氣候
這幾年掛歷市場已經漸漸偏冷,但掛歷在收藏界卻逐漸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北京不少古玩舊書收藏品市場,都可以淘到老掛歷。收藏掛歷幾乎是零投入,收藏者不必刻意去市場購買,只要把人家每年送你的掛歷用完後收好就行了,或向親朋好友索取已經用過的舊掛歷。
掛歷雖比不上名人字畫那樣有明顯的升值效應,但好的品種一樣具有收藏價值,也一樣會升值。了解到,目前最值錢的是工商日誌"文革"前後的老掛歷,上個世紀70年代印刷的樣板戲《白毛女》掛歷,開價達到了200元。80年代明星掛歷曾風行一時,現在許多懷舊追星族也會去市面收集偶像以前的倩影,如1985年林青霞的個人寫真掛歷收藏購價已經達30元一本。
订阅:
博文 (Atom)